6
在產品設計或產品選擇的過程中採用 ESG 指標對產品評分
一旦能夠深入追蹤產品層級的資料,那麼在產品設計或分類過程中,一開始就能將這項資訊納入考
量。例如,零售商和 CPG 公司可以使用 AI 透過電腦輔助的設計程式來預測 ESG 計分卡。對於自有
品牌來說,當設計師在程式中建立一項產品時,程式就會產生 ESG 指標計分卡。計分卡指標能夠
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反映任意數量的變數,例如材料、供應商、包裝或運送距離。對於採購自製造商
的產品,零售商和 CPG 公司可投資或獎勵這類型的資料追蹤,以在更充分掌握資訊的情況下做出
購買決策。只要採取這種方式,循環經濟在一開始就能成為首要考量。
生產適當的數量並盡量減少退貨
一旦產品經過數位化設計,零售商和 CPG 公司就能先藉由提供預購來測試其商業可行性,再開始
全面製造。擴增實境 (AR) 為消費者提供了虛擬的先試再買體驗。如果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看見產
品的 ESG 分數,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投票,或是在產品結束虛擬設計階段之前提供意見回饋。
有了這些預購需求訊號,零售商或 CPG 公司就能使用預測工具來更準確地估計庫存需要,進而減
少降價促銷固有的浪費,或是進行產品調整以減少賣不出去的「失敗品」。 利用 3D 列印技術就能
加快前置時間,如此消費者就不必等待數個月才收到其訂購的產品。
資料交換協作計劃
秉持著「一人得道,眾人受益」的理念,收集 ESG 資料的零售商和 CPG 公司可藉由分享資料發揮
最大的影響力。消費者會向相同零售商購買不同的品牌;零售商時常與相同的供應商合作;供應商
則經常從相同來源採購材料。透過資料分享計劃提供非競爭性的資料點,將有助於整個供應鏈當中
的公司採行通用的 ESG 指標標準。分享資料還能消除因大量 ESG 資料請求導致供應商「稽核倦怠」
的負擔。例如,Open Supply Hub、Fair Factories Clearinghouse 及 Higg 就是少數在業界推動資
料共享和協作的公司。
3
4
5